第一篇章1867-1914的“美好时代”-开启女性觉醒的新纪元

《Harper’s BAZAAR》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极致的画面、生动的表达、启发女性主权意识的文章成为时代的先锋。你能想到吗,查尔斯·狄更斯、托马斯·哈代、维吉尼亚·伍尔夫等英美大文豪的名作,当年都是BAZAAR上的首发作品,这些杂志也成为收藏家们高价收藏的无价之宝...

罗伯特·汉克《云纱》Robert Henke 《spline》

从天花上悬挂下来一个纵长为120米的薄织物,它形成一种弯曲的幕帘的排布。房间的四个角落各安置一个激光器,每个都投射出十六道尖锐的光束。幕帘的悬吊形状是使用“仿样内插”的数学原理计算出来的。通过用激光束追踪表面,64条相交线合成的复杂几何图形得以通过光和雾的媒介而形成。 声音和激光通过算法过程实时控制,运动与声音事件同步,在展览期间创造无限数量的变化。

皮皮洛蒂·瑞斯特《伍拾五十》Pipilotti Rist 《Cinquante Fifty》

这件影像装置充满着梦幻和迷离般的视觉效果。作品通过相同的影像投射在室内角落,为观众制造了沉浸式的体验。悦耳的歌声和转瞬即逝的摄影,挑战了观众的视觉,从而营造了一种解放之感,唤起了人们对于逃离身体、情感和精神禁锢的欲望。

第二篇章 1915-1950的“装饰艺术时代”- 强调装饰与几何美学的摩登风尚

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萧条没能阻止女性创造美丽的梦想,美貌、旅行、购物、设计、明星都是她们关注的层面。装饰艺术(Art Deco)在设计、建筑等领域的流行,让时尚开始具备先锋的雏形,《Harper’s BAZAAR》无疑是推动时尚变革的引领者,鼓励女人摆脱长裙的束缚,探讨有关“性感代码”的话题。二战结束后,杂志开始构思更加新鲜、摩登、趣味。装饰艺术时代的时尚单品挖掘新的材料...

萨姆·泰勒·约翰逊《弦》Sam Taylor-Johnson 《String》

在作品《弦》中,来自伦敦皇家芭蕾舞团的领舞伊凡 · 普特洛夫被威亚悬挂在皇家歌剧院阴郁的古典建筑里。“空中悬停”的不稳定状态激发起观众的惊奇,同时伴随着由人类身体的脆弱、无助而引发的焦虑与紧张之感。在舞者赤裸的身体下方,四位音乐家正在演奏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艺术家的影像与她的全景摄影作品一样,凝固了一个情境场面的瞬间。

第三篇章 1951-1980的“叛逆时代”唤醒自我意识

这是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的年代,也是唤醒“女权主义”、“平等自由”的时代,《Harper’s BAZAAR》不仅在时尚领域具有潮流的前瞻性,还大胆提出了“Gleb Derujinsky时代”,将艺术、时尚、设计与旅行融会贯通, 开启了环球摄影的新篇章。50年代是Dior 、Balmain、Chanel决定巴黎时尚的年代,也是年轻的Yves Saint Laurent崛起的时代,女性强调穿着的得体...

刘建华《方》Liu Jianhua 《Square》

冷漠的钢板与金色的液体是两种通过“火”的过程呈现的不同物质形态。它们的对抗性、矛盾性及依赖性在纯粹的形式中得到体现。金色是富贵典雅的象征,同时与权力并存,在当今现实中更多的是一种欲望的体现。流动中的金色液体置放在冷漠的钢板上时,它们的碰撞,瞬间能在人的内心留下“刺痛”的痕迹。 艺术家寄希望作品与空间产生一种关系及情绪,人在进入空间后这种形式的感应会影响到观看方式并对一些事物的判断和认识产生一种新的可能...

第四篇章 1981-2000年的“东方美学”-东方禅意美学的时尚密码

随着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时尚界对于东方文化焕发了无比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时尚大师在T台上泼墨中国元素,《Harper’s BAZAAR》一直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展示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青花瓷、中国红、龙凤图腾、水墨印染。

徐龙森《山水图腾》Xu Longsen 《Shanshui Totem》

徐龙森的作品以宏大的尺度和精微的笔墨着称,在以开放性公共视域为主体的现代性社会,他的巨幅山水画,不仅复兴了山水画的重要品质—雄浑恣肆、磊落旷达,且以“守正创新”的理念开创了新时代文明的正大气象。此件雕塑装置徐龙森用宣纸包裹住直径1.2米可转动的圆柱,使用升降梯直接挥墨创作。全新的山水实验已经超越了东方和西方艺术的界限,庞大的尺寸和笔墨的情趣并存...

第五篇章 2001-2017的跨界时代 1+1>2的时代精神

跨界如今已经不是个新鲜词汇,特别是艺术与时尚的结合,生产了1+1>2的时代精神。音乐、舞蹈、建筑、时尚等我们周遭的一切,都被《Harper’s BAZAAR》记录下来,营销手段、生活方式、行为艺术……跨界行为直指日常生活的每一面,使得原本互不相关的元素互相交会融合,成为一种带有特殊涵义的文化符号。

琵卡·博曼《霓虹-象》《霓虹-域》Pieke Bergman 《Phenomeneon》《Phenomeneon-Sphere》

为庆祝时尚芭莎150周年,芭莎中国特意推出《That's So Bazaar》收藏家版,同时艺术家琵卡·博曼将以系列作品“PHENOMENEON”(现象)出发, 再创造一个新的作品。此次参展的两件作品都是由带霓虹灯组块的手工玻璃制成,非常独特。其效果令人着迷:蓝色霓虹线,在空间像画笔一样,自由移动,点亮亦或突然熄灭。琵卡说:“现在没有多少人会盯着某个东西看很长时间。 所以当人们停下来注视并好奇这件作品是什么, 或者是怎么做成的,我就会很开心。”

唯一的制约,是你的想象力

我们在1867 到2017的五个华美篇章中, 探索了《Harper's BAZAAR》这本传奇杂志150年来见证的非凡瞬间。融汇了时尚、艺术、文学、音乐的美学百科《Harper's BAZAAR》,正在以无边的想象力、创造力拥抱未来。这里,我们打破了经典、时尚与艺术的边界,描绘了一幅未来、时间和人的美好图景。

Hibanana 工作室 《渐》Hibanana Studio 《Transition》/h3>

“渐” 《Transition》 是一个动态的时间的概念,在中文中意为一个情景向另一个过程的转化和过渡。在临界状态中的转化和变化,仿佛一个生命的完成,和另一个生命的开始。艺术家苗晶从大量的中国古塔、古门、动物、法器等元素中寻找灵感,创作了以视频为主体的动态雕塑。均衡动态运转中的门与道、时光与瞬间错综有秩地不断循环,透露出平衡之美及自然哲学。

查看更多>>
女性、时尚、杂志、艺术、潮流、生活方式,《Harper's BAZAAR》作为全球第一本时尚杂志,一百五十年来用艺术、创新、美学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经典。在回顾它漫长的历史长河时,我们发现,“破界”是所有创新的起点。因为《Harper's BAZAAR》就是不断打破已有的认知,甚至是乐于并享受这个过程,这个打破再重组周而复始的过程是我对“破界”的理解,也是最摩登的一种思想状态。

创立于1867年的《Harper's BAZAAR》,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却从未停刊,即便在兵荒马乱的二战时期。在我眼里,她,就像一部人类对于美的探索史,并影响到音乐、文学、舞蹈等各类艺术,可以说是一切欢乐的源头。150年来不断为世代女性带去时尚和时尚的精神。

一个半世纪中,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她,始终熠熠生辉。就像一个优雅的女人,用魅力感染影响了全球时代女性,始终秉持着一种创造时尚、引领潮流、倡导个性生活方式的精神,教会全世界的女人,你的人生不能有被任何人、任何世俗以及既有规则所限定的观念。

她秉承着传奇的主编Carmel Snow 提出的“Well-dressed woman with well-dressed mind”的女性精神,激励着全球时代女性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引导女人发掘自己的美,将“缺陷”暴露,缔造了独特的美学,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独一无二的明星超模,让全世界的女人找到自信;她开创了第一个动态拍摄;她吸引了海明威、达利、杰夫·昆斯、赫尔穆特·纽顿、彼得·林德伯格、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大师为时尚创造;她开创了无数时尚的先河,将时尚的魅力和理念延展到艺术、科学、自然文化和生活中去。从1867年至今的一百五十年是当之无愧的BAZAAR时代,因为她打破了美的界限,她让时尚成为一个新媒介,她用杂志媒体联系起我们与这个世界,她也当之无愧地创造了一个破界时代!

“破界/BAZAAR150周年时尚艺术大展”,我们用传统的杂志编辑的思路,聚合艺术、时尚、经典三大元素,将BAZAAR见证的一百五十年分为了六个篇章:美好时代,BAZAAR开启女性觉醒新纪元;装饰艺术时代,BAZAAR带领人们探索纵情愉悦地生活;叛逆时代,BAZAAR大声宣告“为自己而活”;东方美学时代,《时尚芭莎》开始在中国的传奇;跨界时代,时尚成为消费文化的超级媒介;而特别设计的未来篇章,我们则想邀你一起创造全新的破界潮流,拥抱艺术、科技、环保、音乐以及任何美与灵感。

“破界/BAZAAR150周年时尚艺术大展”,是传奇时尚杂志《Harper’s BAZAAR》的全球盛典,是对时尚美学与生活风貌创造者的致敬,更是向《时尚芭莎》千万读者、用户的特别致意。同时,这也是一次新的时代宣言:从现在起,《Harper's BAZAAR》与《时尚芭莎》,将经典与现代美学和艺术再次融合,向你展示一个一百五十年时尚之美的历史画卷。